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攻略 > 游戏攻略

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:《桃花源记》

来源:网络更新:2024-09-05 07:30:38

如果你对探索古典文学中的理想境界感兴趣,那么这篇《桃花源记》的教学设计一定能给你带来启发。文章详细分析了陶渊明的文学背景、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,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设想和具体的课堂流程。无论你是教师还是文学爱好者,这篇内容都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《桃花源记》的魅力。

 

【篇一】

  教学目标:

  1.准确、流利地朗读、背诵、翻译课文。

  2.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,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“世外桃源”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,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。。

  3.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、一词多义、通假字等现象。

  4.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,学习文章曲折回环,悬念迭起,引人入胜的写法。

  教材分析:

  《桃花源记》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。诗人“以文为辞”,在《桃花源记》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,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。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。生活虽然穷一点,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,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。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,诗人以洗炼的笔墨,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——世外桃源。

 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:首先故事性强,颇具传奇色彩。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,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。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,琅琅上口,值得品味。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:1.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。2.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、详略,体会优美、精炼的语言。3.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。

  教学设想:

 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,扎扎实实的,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。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、教条,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,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。古人云: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,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,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。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,重点指导学生“美美地读”“美美地品”“美美地说”“美美地听”,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,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。

  教学课时:两课时

  教学流程: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创设情景,导入新课

  1.(欣赏图片)同学们,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,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?(引出“世外桃源”)“世外桃源”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、引人入胜的故事,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《桃花源记》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,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。后来人们便利用“世外桃源”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、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,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。

 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?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?现在,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!

  2.板书《桃花源记》,齐读课题。《桃花源记》的主体本是“诗”,而“记”仅是诗的一个序言,一个注脚,原题是《桃花源诗并记》。但因为这个“记”有着生动的故事,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,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,而且比“诗”流传更为广泛,更为人们所喜爱。

  二、作者简介,了解背景

  1.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(生先说,师后补充)。

  陶渊明(365-427),东晋诗人,字元亮,名潜,世称靖节先生,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,又自号“五柳先生”,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市西南)人。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,其祖父、外祖父都做过官。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,年少时就有“大济于苍生”的壮志。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,社会动荡不安,壮志难酬,二十九岁开始,先后做过几任小官,他在几次仕途中,深感官场污浊、仕途凶险,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,并作《归去来兮辞》以明其志。从此过着“躬耕自资”的隐居生活。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,表现田园风光,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,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,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,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。

  2.写作背景。

 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(421年),当时陶渊明约57岁。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,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,作《桃花源诗并记》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。“诗”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,歌咏了“春蚕收长丝,秋熟靡王税”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;“记”相当于诗的序。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,富于小说色彩。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。

  三、诵读课文,整体感知

  1.诵读课文

  (1)范读课文,清楚(句读分明,节奏合理,语速适中等)、流畅(语句流利,音韵铿锵,停顿分明,不读破句子等),要求学生认真听清,仔细记。

  (2)学生放声自读课文。朗读要求:①字音要读准。②句读要分明。③语调、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,读出感情。

  (3)指名读,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。

  (4)学生齐读课文,感受桃源意境。

  2.感知课文

  (1)文章以为线索,以为顺序,从桃花源,到桃花源,再到桃花源(或桃源——桃源——桃源——桃源——

  桃源),一线贯之,层次分明,故事性强,情节曲折回环,悬念迭起,虚虚实实,引人入胜,富有“传奇”色彩。

  明确: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,以时间先后为顺序。发现——访问——离开(或发现——进入——作客——辞别——再寻)(意思对即可)。

  (2)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,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。

  四、疏通文意,积累文言知识

  1.结合注释了解文意,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,并质疑。

  2.重点掌握:

  (1)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

  (2)古今异义字词

  鲜美古:鲜艳美丽今:(味道)新鲜

  交通古:交错相通今:指运输事业

  妻子古:妻子和儿女今:专指男子的配偶

  无论古:不要说,更不必说今:连词,不管

  绝境古: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:没有出路的境地

  不足古:不值得今:不充足,不满

  如此古:像这样今:这样

  延古:请今:延长.延伸

  (3)通假字要:通“邀”,邀请。

  (4)一词多义

  舍:舍弃房子乃:于是,就竟然

  具:都详细地志:作标记所作的标记

  遂:终于于是,就寻:寻找随即,不久

  (5)同义词

  具、悉、咸、皆:都缘、扶:沿着云、道:说乃、遂:于是

  (6)成语:世外桃源、豁然开朗、鸡犬相闻、怡然自乐、无人问津等。

  3.课文翻译,讲述桃源故事。

  五、本课回顾,各说收获

  这节课学到现在,相信大家都有收获,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!

  六、布置作业,巩固迁移

  1.查字典,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。

  2.用现代汉语把《桃花源记》改写成一个故事,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,加以想像,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。

  3.练习背诵课文,能背多少是多少,尽自己努力。

  板书设计

  桃花源记(陶渊明)

  线索:渔人的行踪顺序:时间

  渔人缘溪行,欲穷桃花林(发现)

  舍船从口入,欣赏桃源景(进入)

  应邀得酒食,了解桃源人(访问)

  既出说如此,不复得其路(离开,再寻)

 

【篇二】

  一、复习旧知

  1.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,如作者、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、线索、顺序、故事内容等方面。

  2.展示背诵成果,此时的你,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?

  二、品读课文

  第一段:故事开端,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。

  1.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?为什么会“甚异之”?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?

  (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……豁然开朗。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,而桃花林之广之美,是他以前未曾所见,因此“渔人甚异之”。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、美的特点,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,扣人心弦,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。)

  2.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?景物描写有何作用?

  (夹岸数百步……落英缤纷。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,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。)

  3.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,假如你来到这里,你会有何感想?你又有何推断呢?

  (学生大胆想像,尽情诉说。)

  第二、三段:故事的发展,写渔人进入桃花源,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。

  1.渔人入山后,看到了怎样的图景?

  (自然景象: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……鸡犬相闻。

  生活情景:其中往来种作,…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。)

  2.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?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?

  (一个和平安宁、丰衣足食、人人劳动、安居乐业的社会。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

  成了鲜明对比。现实社会生活中,战乱频繁,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;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、安宁的景象。

  作者明写桃花源,暗里却在讥讽现实,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。)

  3.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?(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)

  4.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?说明什么?

  (“大惊”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。这与下文“自云……无论魏晋”相呼应。“设酒杀鸡作食”“咸来问讯”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、好客,民风纯朴。)

  5.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?为何“不复出”?

  (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,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。

  “不复出”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,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,对外界的战乱抱“厌而远之”的态度。)

  6、村人“皆叹惋”,是为什么?当渔人要离开时,桃源人为何嘱咐“不足为外人道也”?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?  (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,加之桃源人“不复出”“与外人间隔”,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、秦朝以后

 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,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。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、和平、幸福的生活。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。)

  第四、五段:故事的结局和尾声,写渔人离开桃源后,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。

  1.渔人既然“处处志之”,但“寻向所志”“遂迷,不复得路”是否矛盾?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?

  (不矛盾,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、似真而幻的地方,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,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,可遇而不可求。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,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,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。)

  2.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,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?

  (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,也高兴得想去探访,可见真实极了!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,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,增强了表达效果。)

  3.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?(“不足为外人道也”)

  三、鉴赏写作特色、体悟主旨

  1.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,线索清楚,重点明确,详略分明。本文重点是作者借“桃花源”以表达社会感想,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,而对“忽逢桃花林”和归来得寻“遂迷”“未果”的传奇性开头、结尾,则写得清晰简略。

  2.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?请具体谈谈。

  (情节的曲折、跌宕。表现在:①渔人迷路了,会怎样?②桃花林又大又美,是个神奇之地。③渔人“欲穷其林”,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?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,引人好奇:里边到底有什么?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,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?⑥渔人辞去时,桃源人嘱咐他“不足为外人道”有什么用意?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?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,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,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。)

  3.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“世外桃源”这一理想社会的?

  (言之有理即可,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、没有战争,人人生活平等、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,对美好未来的追求,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。)

  四、拓展延伸,布置作业

  1.有人说陶渊明定作《桃花源记》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,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,你怎样评价?

  2.亲历桃源: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,请展开想像,描述一个特定情境,展现桃源之美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侵删联系sunshine19231@qq.com

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2024 netdown.cn All Rights Reserved.皖ICP备2022007979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