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地道斗争的历史奇迹,了解冀中地道战背后的故事与智慧!本文为您揭示地道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独特战术,绝对值得一读!
地道斗争最早的发源地在冀中地区(河北中部)。冀中平原坦荡,日军机动好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,干部、民兵、妇女和日军周旋的难度较之山地要大得多,向地下发展是一个容易想到的选择。
在历史上华北地区就有挖掘地道的记载,河北永清、霸县等地多次发现地下古战道:「古战道结构十分复杂,既有宽大的藏兵室,又有窄小的迷魂洞,还有掩体、夹壁墙、闸门等军事专用设施。」
单从地质条件言,冀东、冀南及豫北、豫中、豫东、鲁西北地区均可满足挖掘地道的要求,地道之所以在冀中滥觞,主要缘于其独特的环境。冀中是华北平原上中共武装力量的发祥地。
1939年,随着武汉、广州相继失守,日军开始将重心放在巩固其控制区域上,冀中作为日军眼皮底下的敌对地区,首当其冲受到日军连续攻击。
尽管在抗战初期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,中共造就了一个强盛的冀中根据地调动人力、物力和资源以运动战、游击战的方式和日军周旋,但面对日军军事上的绝对优势,持续保有根据地还是力所难能。
和日军争夺异常激烈的特殊态势,催生了冀中地区挖掘地道的动能。
由于双方力量上的差距,在日军的进攻中,地区逐渐被蚕食,武装也处于相对被动状态,要承受日军一波波治安强化运动的持续压力,寻找游击和躲避的空间至为关键。
地道是不稳定环境的产物,如果对手方完全控制局面,则地道和地道斗争失去存在的基础,而自身如果处于安定环境中,挖掘地道则不免画蛇添足之嫌
拉锯是催生地道的外在环境,地道和地道斗争的产生及发挥功能,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因素即民众的态度。
地道挖掘必须依靠民众,同时民众是否为地道保守秘密,是否通过地道帮助掩护中共干部和武装人员,是地道能否有效的关键。
地道基本是依村而建,民众挖掘地道不仅要付出人力、物力,相应的村庄还要承担被日军发现地道后展开报复的风险
日本人承认「由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,民众与中共党军的关系非常坚固,不可轻视」。
中共在冀中表现出的非同一般的力量,冀中独特的内外在条件也提供了不少助力。
冀中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最早占领的地区,为显示威力,日军在初期占领地区,烧杀特别严重,就华北总体言,呈现北重南轻的态势。冀中作为日军烧杀政策首当其冲的被难地区,也因而成为对日抵抗的坚定支持者,而这又反过来招致日军进一步的屠杀,大「扫荡」后,由于中共的坚持以及弥漫在民众中潜在的反抗和敌意,日军的统治相当困难,屠杀成为其强化统治的重要手段。屠杀固然可以吓阻于一时,却也激起民众更为强烈的敌意。
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,加之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韧性坚持,日军不得不把大量人力、物力消耗在被动防御上,其对华北地区的统治始终处于不安定状态。
这就决定了日本对中国的进攻和统治是有限的、战略性的,控制区域集中于大城市和交通线附近。相对而言眼皮底下的冀中地区控制虽较为严密,但也必须依靠密集的碉堡和据点完成。
地道斗争的活跃▼
1943年年中以后,华北乃至冀中的中日对峙形势发生重大变化。随着日军开始准备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,冀中兵力不得不进一步予以压缩。
9月至12月,日方在冀中撤去点碉400余个。1944年后,随着豫湘桂战役的展开,日军兵力抽调更加急迫。根据日方自己的统计,1944年秋,华北方面军占领地区,有139个县差不多未部署兵力,占总数的31.5%。日军兵力大批被抽调,为趁势反击提供了机会,地道斗争在此背景下重新活跃并进入高峰期。
▲隐蔽的地道
地上和地下是抵抗的一体两面,只有成功的地上抵抗环境的造成,才能为地道的挖掘和战斗提供可能;而地下斗争的开展,又大大丰富了地上抵抗的手段。
这样的解释既回答了为什么在五一扫荡后地道斗争趋于沉寂,也可以帮助理解1944年后出现的地道大发展局面。
日军对民众的掠夺,既源于其侵略战争的本质,同时和中国的持久抵抗对日军形成的压力不无关系。
当民族情怀和中国军民抗战的现实与宣传结合,就足以成为日军控制中国的巨大负担,使日本人不得不长期面对着敌对的人群,消耗其统治资源。
地道的隐蔽功能与战斗功能▼
不夸张地说抗战结束前,冀中的地道已成为一座地下长城。不过1944年前,除局部地区、个别地道曾经发挥作战功能外,地道更多还是以其隐蔽功能而存在。
1944年后,形势明显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化,不再满足于挖掘地道用于隐蔽,地道的战斗功能被特别强调,战斗地道逐渐得到推广。
地道要发挥战斗作用,必须和村落战、爆炸战等战斗方式结合。「事实证明,单纯的地是起不了多大作用,必须以武装斗争、爆炸运动来掩护。只有广泛的游击战很好开展起来,地道运动才能广泛开展。」
地道斗争之所以能够进行,就中共本身言,民众的支持不可或缺;就对手方言,其被牵制的现实则是中共力量可以发挥的关键。
在普遍的敌意和有领导的武装反抗下,日军有限的兵力,决定了其只能局限于控制交通要道和核心地区,要想全面控制力所难能,这就给各种形式的抵抗提供了空间,地道斗争是其中富有效能的一种。
但是地道斗争毕竟有其被动挨打的一面,因此和各种形式的斗争结合显得至关重要,对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也相当严格,否则,就难免遭遇挫折。
地道战一般投入小兵力,如果遇到对手大兵力、持久性袭击,而又无法顺利转移,周边村庄也不具备协助打击敌军的实力,则有可能遭遇困难,和中共所有的敌后抵抗措施都一样,地道斗争必须放在抵抗系统中的一环予以使用。
结语▼
纵横于冀中地下的地道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奇迹,也是日军难以想象的脚底下的噩梦。对日本人而言,过大的战争企图使他们很难脚踏实地,以有限的兵力,从事一场没有边界的战争,日本人的捉襟见肘几乎不可避免。
冀中地底下的抵抗,本质上是一场关乎士气的较量,征服一个地道或许不难,但要征服成百上千的地道就难上加难,何况在这些地道后面,还有令征服者胆寒的抗争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