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深入了解人的内在特质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吗?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性格与气质的区别,从社会性、生理基础、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,还附有古今例证,助你一窥心理学中的性格与气质奥秘!快来阅读,提升你的心理学知识吧。
1、性格的社会性较强,气质生物性较强。气质更多受到人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,而性格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,它们是在后天形成的,更多的是受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。
2、生理基础不同:性格是后天条件反射系统,气质是先天神经类型。
3、性格形成晚且较易变,气质形成早且不易变。
例子:“性格决定命运”,这句话中的“性格”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性格。而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”中的“本性”体现的则是心理学中“气质”这一概念。
相关内容解释:
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、样貌、穿着、性格、行为、学识等元素结合起来的,给别人的一种感觉,就是气质,气质是用来形容人的,而相对而言,形容场所的各种感觉,则是用气氛来形容。
详细解释:
1、指人的生理、心理等素质,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。
宋张载《语录钞》:“为学大益,在自求变化气质。”
金元好问《送刘子东游》诗:“刘郎世旧出雄边,生长幽并气质全。”
康有为《大同书》戊部第一章:“既得为人,其聪明睿哲同,其性情气质同。”
鲁迅《三闲集·柔石作小引》:“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,是由于气质的本然,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。”
2、风度;模样,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程元玉抬头看时,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,面颜也尽标致,只是装束气质,带些武气,却是雄赳赳的。”